当前,全球显示产业正迎来以 Micro LED 为核心的技术迭代浪潮,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主流方向,Micro LED 微间距显示面板凭借高亮度、高对比度、低功耗、长寿命等突出优势,成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增长点。在中国,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多元需求共振,推动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而 COB 封装技术作为高端赛道的核心支撑,正重塑市场竞争格局。
政策赋能,筑牢产业发展基石
国家层面将新型显示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领域,密集出台政策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十四五”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支持沉浸式视频、云视听等新型业态发展,为 Micro LED 在超高清、虚拟现实等场景的应用拓宽空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将 Micro-LED 列为鼓励类产业,强化国家层面的发展导向;地方层面,深圳市出台专项行动计划,提出建设国内领先的 Mini/Micro LED 产业基地,形成 “国家引导 + 地方落地” 的政策支持体系,为行业技术研发、产能扩张与市场推广提供有力保障。
图表 1:中国显示器件行业产业政策

技术迭代,COB 路线成高端核心
显示技术的持续突破是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Micro LED 微间距显示面板相较于传统小间距 LED,在芯片尺寸、集成方式和显示效果上实现代际跨越,其核心技术涵盖巨量转移、全倒装共阴、COB/MIP 封装等。其中,COB(芯片集成封装)技术凭借显著优势,成为高端市场的主流选择:相较于 SMD 等传统技术,COB 封装可实现更高对比度与墨色一致性,防护等级达 IP65 以上,且在节能降耗、无缝拼接等方面表现突出,完美适配对显示效果和稳定性要求极高的高端场景。
随着全倒装 COB、共阴驱动等技术的成熟与量产,行业成本逐步下降,推动 Micro LED 产品从专业显示向商业显示、高端消费市场渗透,技术迭代与成本优化形成双向驱动,加速行业规模化发展。
市场扩容,多场景需求全面释放
近年来,中国 Micro LED 微间距显示面板市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2022 年市场规模达 46.15 亿元,2023 年突破 60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正式迈入 “百亿级” 市场,2027 年有望达到 145 亿元。其中,基于 COB 技术的 Micro LED 微间距显示面板占比稳定在 19.9% 左右,2024 年市场规模已达 24.96 亿元,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图表 2:2022年-2027(E)年中国Micro LED微间距显示面板市场规模

需求端呈现多场景、多元化爆发态势:政务领域,指挥调度中心升级催生大量高清显示需求;商业领域,企业展厅、高端会议室、商业综合体对高画质显示产品的需求持续攀升;专业领域,医疗诊断、xR 虚拟制作、工业控制等场景对显示设备的专业性要求推动高端产品渗透;新兴领域,5G+8K、AI、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合,催生 AR/VR 近眼显示、透明显示等新需求,为行业增长开辟新空间。
竞争升级,头部企业聚焦核心赛道
行业竞争呈现 “一超多强,梯队分明” 的格局,市场集中度适中且技术驱动特征显著。头部企业围绕技术路线、产业链整合、品牌渠道与场景化解决方案展开全面竞争:利亚德、洲明科技等企业凭借全球化布局与全产业链优势占据领先地位,而蓝普视讯等企业则聚焦 COB 等核心技术路线,以产品差异化构筑竞争壁垒。
当前,行业竞争已从单纯的产品销售转向 “硬件 + 软件 + 内容 + 服务” 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比拼,技术创新能力、场景适配能力与全球化服务能力成为企业突围的关键。随着赛道潜力持续释放,预计未来行业将进一步向头部集中,核心技术领先、场景覆盖全面的企业将持续领跑市场。
















